本報訊(記者 李新)4月25日,許昌第十四屆三國文化旅游周“許國編鐘回家”展演暨許昌金絲楠藝術展啟動。鄭州大學副校長屈凌波,副市長趙鵬、市政協副主席孫春婭參加啟動儀式。
許國編鐘是春秋時期許國國君墓葬出土的標志性器物,規模僅次于曾侯乙編鐘,但其年代則比曾侯乙編鐘還要早100多年,是中國青銅樂鐘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,也是我國禮樂文化的重要載體。
啟動儀式結束后進行了展演,通過復制復原2000多年前的許國禮樂重器,鐘磬廟堂禮樂再次響起,讓文物活起來,再現了2000多年前許國禮樂文化的燦爛和輝煌?!霸S國編鐘回家”展演,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、推動許昌文化旅游發展以及豐富群眾文化生活、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等都具有重要意義。
金絲楠素有“國木”“東方神木”“帝王木”之美譽,其收藏價值、經濟價值、文化價值為世人公認?!霸S昌金絲楠藝術展”以許昌市裕豐金絲楠博物館的藏品為依托,結合許昌“三國文化”這一主題,共展出金絲楠木及其工藝品100余件,主要包括原木、家具、雕件等類別。本次展覽對于宣傳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、推介許昌文化旅游資源,以及吸引國內外游客等都將起到重要作用。
責任編輯: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