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記者 許廷合 實習生 陳夢豪 通訊員 裴中瑞
魏都區西大街道府后社區建安名家小區舉辦“紅色治理”“周二議事日”活動。 許廷合 攝
“小區里戴黨徽的鄰居多了,需要老百姓操心的事兒卻少了……”日前,在魏都區南關街道憑心社區剛剛落成的網格小區黨群服務中心附近,萬里清華苑小區居民劉阿姨喜不自勝。
群眾利益無小事,一枝一葉總關情。自2021年以來,魏都區聚焦基層治理水平提升,探索“黨建引領、多方參與、共商共治”“紅色治理”新路徑,通過打造“五星”小區這一更小單元,加速“五星”支部創建任務精細化落實,使惠民答卷既有溫度,也有厚度,讓幸福感涌上群眾的心間眉梢。
據了解,為進一步擴大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功能和服務功能,魏都區堅持黨建引領居民自治,結合無主管庭院分布,重新細化調整網格范圍,并在新劃定的270個小區網格內建立黨組織,將新就業群體、學生、退休干部等黨員編入其中,挖掘和激活820名黨群治理力量,有效提高了基層治理工作的覆蓋面與推動力。截至目前,魏都區已經實現小區網格黨組織和工作的全覆蓋,基本形成“民事民議、民事民辦、民事民管”的基層自治格局。
黨旗飄起來,陣地亮起來。依托共駐共建行動,魏都區協調整合社會面閑置院落、空置房屋,打造文峰街道河西社區發改委家屬院、西關街道許煙社區帝豪花園小區等網格小區黨群服務中心120處,實現了黨員群眾理論學習有去處、組織生活有陣地、協商議事有平臺。
如今,穿行在魏都區大街小巷,越來越多的老舊庭院、空置門房掛上了“黨群服務中心”標識,煥發出新的生機,成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社區、進小區的“新舞臺”。各小區黨群服務中心通過多種形式的宣講、文體活動引導黨員群眾汲取奮進力量,有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見效、入腦入心。
社區生活的幸福和諧,是一個城市彰顯幸福文明指數的標志。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“面對面、心貼心、實打實做好群眾工作”的講話要求,魏都區將“五星”支部創建有機融入社區治理的各個環節、方方面面——
在區級層面,推行區直單位對接社區、機關干部幫聯小區的“聯院幫戶”專項行動,選派1700余名機關干部下沉入全區700余個無主管庭院,引導和參與社會治理。
在街道層面,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形成網格長、庭院長、樓棟長等“5+3”自治隊伍,吸納3844名熱心居民、退休干部參與小區網格日常事務。
在社區層面,搭建“紅色治理議事日”平臺載體,形成了小區事、齊動員、居民議、大家辦的幫聯機制,以小區網格黨組織為圓心,團結凝聚更多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工作。
一個個“小切口”、一組組“小活動”、一點點“小細節”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和滿意度。魏都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:“下一步,我們將持續把爭創‘五星’小區活動與基層黨建結合起來,與社區治理結合起來,與為民辦實事結合起來,把小區打造成居民安心生活的幸福港灣?!?nbsp;
責任編輯: 龔政明
網友評論